巴彥浩特鎮“石博園”等數個奇石交易市場,吸引國內外各類名石在此匯集流通。
絢麗多彩的奇石
萬年神龜,像不像?
金秋時節,蒼天圣地阿拉善再次成為國內外游客的關注焦點。來阿拉善看什么?許多游客脫口而出:“看胡楊林啊,更要看看阿拉善的精美奇石。”
確實,這幾年阿拉善的名氣與日俱增,與當地的大漠奇石有著莫大的關系。如今,“中國觀賞石之城”與“沙漠世界地質公園”“蒼天圣地阿拉善”共同構成了阿拉善擴大交流、對外開放的閃亮名片。
奇石奇在哪?
幅員遼闊的阿拉善是大漠奇石的主產地,資源豐富。阿拉善奇石以它神奇的質、色、形、紋、韻而獨領風騷,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名石。
這里的奇石有10多種,千奇百怪,絢麗多彩,其中質地最上乘的要數葡萄瑪瑙石,色澤最神奇的要數“沙漠漆”,造型最絕的要數象形石,“克隆”百態萬物,栩栩如生,令奇石收藏者愛不釋手。在國內市場出價達億元的“老人頭”“玉兔”瑪瑙石皆產于阿拉善。
近年來,阿拉善盟加大交易市場建設,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已建成“奇石一條街”“萬家福奇石市場”“牧民奇石市場”“石博園”等數個奇石交易市場,吸引國內外各類名石在此匯集流通。目前,前來阿拉善探秘淘寶的玩石專家已不僅僅局限于大陸,還有新加坡及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奇石愛好者。
走進阿拉善左旗大漠奇石文化產業園,就如走進一個供石、賞石、玩石的奇石玉石文化世界。展柜內戈壁石、葡萄瑪瑙石、沙漠漆、沙漠水晶和碧玉爭奇斗艷,晶瑩剔透、色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
據阿左旗觀賞石協會會長金五一介紹,阿拉善奇石之所以在國內外賞石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魅力源于一個“奇”字。
一是“形”奇。它“克隆”事間萬物,驚世駭俗,絕妙無比,充分表現出自然界造化之奇;二是“質”奇。它經受了沙漠戈壁惡劣自然環境的侵蝕,經千錘百練,吸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質地多如寶石;三是“色”奇。奇石本身形成的自然本色,不浮不飄,絢爛多彩,實為畫家都無法調配出的神奇色彩;四是“神”奇。歷經億萬年磨礪和天地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奇石舉世無雙,充滿個性之奇。
農牧民“玩石”拓寬致富路
在巴彥浩特鎮石博園里,張愛成與張永成兄弟兩開的奇石搜藏館,規模較大、檔次較高,成為鎮上奇石收藏的大戶。
他們曾經都是巴彥霍都嘎查的牧民,有千畝草場。禁牧之后,他們跑過運輸。從2000年開始,他們加入了奇石收藏行業。
說起“石頭經”,張愛成特別興奮,他介紹自己店內的鎮店之寶,是一尊產自阿拉善的紅色葡萄瑪瑙石,并取名為“報喜鳥”。記者觀察,這尊“報喜鳥”,長約1米,寬50公分。“這樣的大塊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幾年前,有人出價100萬要收走,我沒舍得出手。”張愛成說,自己希望將更多精美的奇石能留在阿拉善,讓更多的人來旅游賞石,這也是一種念想。
現如今,收藏奇石,已經成為張愛成兄弟兩家人的全職工作。
張永成告訴記者,阿拉善的奇石文化發展很快,他剛經營奇石產業時每年僅收入幾萬元,現在他每年通過奇石交易純收入可達數十萬元,奇石產業讓許多農牧民走上富裕路。
“天地有靈氣,頑石化神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造就了品質優良、形態各異、絢麗多彩的阿拉善大漠奇石,并以“形、質、色、稀、神”五奇而著稱于世,堪稱中華奇石瑰寶。
阿拉善左旗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戈明告訴記者:“這幾年,在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下,阿左旗奇石文化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奇石文化產業已成為農牧民從事三產的首選產業,也成為旗里的支柱產業之一。”
蓬勃發展的奇石產業,成為阿拉善人致富增收的新亮點,也為阿拉善盟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據了解,從首屆奇石文化旅游節以來,10年間,阿拉善奇石和寶玉石加工產品的交易額已累計達30億元,全盟經營奇石和彩玉石雕刻產品的商鋪達1800多家,從業者4萬多人,年均交易額達3億元。
奇石產業“帶火”文化旅游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奇石產業,阿拉善盟于2006年8月舉辦了“首屆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節”,吸引國內外眾多奇石愛好者。
此后,阿拉善盟把這一活動確定為當地“三大節慶”之一,并命名為“阿拉善玉石文化旅游節”,每年舉辦一次。同時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奇石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奇石文化界名家、名企業走進阿拉善,參與阿拉善奇石文化產業建設。
2010年制定《阿拉善左旗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10項優惠政策,鼓勵奇石產業發展。近年來,通過多次舉辦阿拉善玉石文化旅游節和建設大漠奇石文化產業園、石博園、奇石一條街等基礎設施,有力促進了奇石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特別是今年3月31日,《內蒙古地方標準阿拉善玉》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發布,通過國家認證,使阿拉善玉產品有了規范性技術標準和自己的“身份證”,為阿拉善奇石和玉石發展帶來了艷陽天,更為退牧轉移農牧民拓寬了致富路。
近年來,阿拉善盟通過扶持和發展奇石文化產業,使這一產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身,阿拉善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之一,并獲得首個“中國觀賞石之城”的榮譽。目前形成了南有廣西柳州,北有內蒙古阿拉善的奇石文化市場格局。
阿拉善奇石文化產業飛速發展,已成為城市的名片和拉動阿拉善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在好政策的帶動下,大漠奇石正在綻放異彩。(張桂梅 曾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