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前,也就是2003年時候,甘肅舉辦了一場令人矚目的黃河奇石精品展會。其中一塊名為“達摩祖師”的奇石成為焦點,被一位藏家出價200萬元成功收藏。這一天價成交讓“達摩祖師”一時成為黃河奇石界的明星,持續20年,風頭未減。這塊奇石被譽為黃河石中的翹楚,即便有人對其產生過質疑,也無損其在業內的聲望。
“達摩祖師”一夜成名,各地奇石藏家紛紛趕至甘肅,想要一睹這塊天價奇石的真容。在當地奇石協會的幫助下,達摩奇石的主人吳恭讓老師同意在特定的奇石精品展館再次展出“達摩祖師”兩個小時,這是一場引起矚目的盛會,成為意義非凡的兩小時。
面對質疑聲,寶主吳恭讓老師決心尋求科學的鑒定為“達摩祖師”正名。,在2003年11月,將奇石送到蘭州大學,請地質系教授趙希璋進行全面鑒定。趙教授細致觀察和全面檢測后,讓藏家們的心懸著的石最終放了下來。鑒定書上趙教授親筆簽名的那一刻,所有質疑都被驅散。達摩祖師的歷史真實性得到了確認,成為黃河奇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該石為全身比例協調,面部清晰,神態逼真的象形人物石。高17cm,寬7.5cm,厚4cm,重800g。該石主要由石英(二氧化硅)構成,硬度為7,黑色部分為含錳和鐵的二氧化硅,也稱碧玉。經檢測,該奇石石質、色彩及造型純系滾動磨擦自然形成。
達摩祖師面壁禪定的故事千年前傳為佳話。如今,天然的頑石中竟然現身達摩祖師的神奇風采,這讓人不禁感嘆達摩與石的千年奇緣。展出的兩小時內,讓無數人對這塊奇石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達摩祖師”的成交和展出,不僅令黃河奇石受到更廣泛的關注,也為黃河奇石市場的壯大揭開了序幕,引起了國內外收藏界的廣泛關注。蘭州黃河奇石這門藝術與投資相結合的特殊領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藏石家。這不僅是一種自娛自樂,更是一種有價值的投資和收藏品。
這個故事不僅講述了“達摩祖師”這塊奇石的傳奇經歷,還展示了人們對于奇石的熱切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敬仰。這種既有情感共鳴又兼具市場價值的奇石收藏,正成為奇石藏家喜愛的一種文化娛樂方式,也為黃河奇石市場的繁榮貢獻了一份力量。
淘石圈是奇石領域自媒體平臺,我們為精品奇石、博物館、石館等提供宣傳服務。微信內搜索添加:(AI.淘石圈)。請勿轉載,請勿洗稿,后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