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杰告訴記者,這塊玉牌以新疆博物館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為原型,從設計到完成,至少需要兩個半月。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3日電 題:新疆玉雕匠人:金絲為筆以畫入玉 助玉雕“走出去”
作者 茍繼鵬
“木匠怕短,鐵匠怕長,我們怕手抖。”記者近日見到新疆玉雕匠人張連杰時,他正指導徒弟為玉牌鑲嵌金絲。
一寸見方的和田白玉上面,以金絲鑲嵌雕刻、大漆工藝上色,繪就一幅精美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張連杰告訴記者,這塊玉牌以新疆博物館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為原型,從設計到完成,至少需要兩個半月。
“玉不琢,不成器。”中國玉雕傳承已久,派別林立。海派玉雕是上海玉雕的別稱,與北派、揚派、南派并稱為中國玉雕四大流派。
張連杰出生于新疆塔城,深耕玉雕行業20多年,曾赴上海系統學習海派玉雕工藝和金銀絲鑲嵌技法,并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他從傳統文化和工藝中尋找靈感,將微雕、金銀錯、琺瑯彩等工藝跨界融合。
“我們先要設計草圖,用鉛筆芯在玉石上畫圖,再開槽雕刻,不容有錯。”張連杰說,嵌金絲是其中的關鍵工序,需要用自制的細拉絲板將金絲拉到發絲一般粗細,再嵌入玉石凹槽處,通過小錘敲打,讓金線與玉石融為一體。
在雕刻階段,則需要微雕技法。借助顯微鏡,一點點推動手中刻刀,游刃于金絲邊緣處,雕琢出花紋。這一過程,最考驗手上功夫。“拿著刻刀,只能輕聲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細如發絲的金線刻壞。”張連杰說。
張連杰創作的這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玉牌,曾亮相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圈粉眾多國外消費者。
迪拜客商奧斯曼對張連杰的雕刻技藝和玉雕作品印象深刻,希望能進一步合作。“我們想將和田玉和香水瓶結合,做出一款精美的藝術品。”奧斯曼說,近期他將前往新疆實地考察對接。
金絲為筆以畫入玉,張連杰還嘗試將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阿勒泰巖畫等在玉石上呈現,用玉雕技藝對外展示更多新疆元素。下一步,他將繼續開拓海外市場,助力中國玉雕“走出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