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玉雕,你的印象是什么?
整齊的吊機,吱呀作響的水泵,一根根錯落有致、或光亮或帶銹跡的針頭,形態各異的石頭排放在布滿厚厚石粉的工作臺上,稍遠一些是層層疊放的畫稿……這里是玉雕工作室的場景。
你對玉雕工作者的印象是什么?
他們是有著如鷹般敏銳雙眼,經驗豐富、雙手布滿厚繭的老者?
先賣個關子,今天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廣東省高新技術技工學校16玉雕班的同學們,是一群臉上還掛著興許稚氣的十六七歲的少年。
十六七歲的少年,胸膛里是一顆跳躍的心,這是最美好的時期,這是最浮躁的時期;這是如夢般的年紀,這是上下探索的年紀。可是他們卻選擇在這個時候沉下心來,接觸雕刻,學習雕琢。從他們接觸玉雕到落筆時分計算,斷斷續續地拼湊在一起也不過是七八個月的光陰。雖然時光短暫,但這并不會影響或削弱他們那份對玉石雕刻的熱愛。
為了理想,他們埋頭苦干,他們竭盡全力
初學尹始,在有限的條件下,在不大理想的環境中,這群孩子們在老師耐心指導下認真學習,從中國白描繪畫的技巧、設計,到玉石雕刻的做法、技巧和設計……在課下之余,他們也無法停止那顆心對于雕刻的無限求學與探索的進程。他們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在沒有外人的監督與要求下,有的自覺操起畫本在空曠無人的教室中獨自練習白描;有些鉆進嘈雜的實訓室,流連于布滿石粉的工作臺之間,獨自琢磨或相互討論怎樣雕刻出受歡迎的作品。無論寒冬酷暑,他們依然在暗暗地努力。在凜冽的深冬之際,一雙雙手凍得發抖,可還是咬著牙拿起畫筆去臨摹畫譜上的作品,又或者自我暗示,然后一鼓作氣地將雙手浸泡到冰涼的水中去雕刻作業。殊不知為了理想,他們埋頭苦干,他們竭盡全力。
在時間巨人的見證,在春夏秋冬的照拂,他們茁壯地成長
這一秒,鏡頭切換至當下,在時間巨人的見證,在春夏秋冬的照拂,他們茁壯地成長。從最初的第一次動手,一個小小的平安扣都需用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到現如今擁有拿得出手的優秀代表作:朔氣的山水牌,莊重而古樸的神獸瓦當,活靈活現的生肖掛件,又或那展翅待飛的花鳥牌,還有小巧可愛的福瓜,當然還有一群將它們放入水中仿佛就要四處游散的靈巧的魚兒……若是將其一一列舉出來,恐怕要寫上幾天幾夜。
或許這些作品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中不起眼的一顆,卻不可忽視
在我看來,或許這些作品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中不起眼的一顆,卻不可忽視,雖然現在大體還算不上十分優秀,但這是他們的資本,是我們的資格。這群十六七歲的少年,缺少的不過是一個優越的環境,還有上下求索所需要的珍貴的時間而已。
我們只需要默默等待,暗暗努力,把一切交給時間判決,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最后,也許將來在某個地點,在時光的轉角,一次不經意的偶遇,你會發現,一切皆與眾不同。
【本文作者:廣東高新技校16珠寶玉雕班 羅承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