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香樹是很具有市場前景的樹木,沉香樹的種植技術也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種好一株沉香樹,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東西,比如說沉香樹的習性,沉香樹的種植方式還有沉香樹的養護工作,這些在種植沉香樹的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此對沉香樹的種植及管護技術做了詳細而有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沉香;種植;管護;病蟲害
1 沉香的形態特征
1.1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高6-20米,胸徑50-90厘米;樹皮暗灰色,平滑,內皮白色,纖維發達,易剝落;葉革質,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側脈15-20對;葉柄長約5毫米,被毛。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芳香,被柔毛;蒴果倒卵圓形,木質,長2-3厘米,徑約2厘米。
1.2 分布與習性
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省區,一般生于海拔400米以下,在海南可上達1000米。 分布區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及其以南,屬高溫多雨、濕潤的熱帶和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19-25℃,1月平均溫13-20℃,7月平均溫約28℃以上,極端最低溫偶可下達零下(-1.8)℃,年降水量1600-2400毫米,相對濕度80-88%。喜土層厚、腐植質多的濕潤而疏松的磚紅壤或山地黃壤。多生于山地雨林或半常綠季雨林中。為弱陽性樹種,幼時尚耐庇蔭。
2 沉香樹的種植技術
2.1 種植前準備
按株行距挖穴,穴的規格:寬50×50厘米,深40厘米。挖好植穴后,先回填表土,這時要配合投放基底肥。每株用量:復合肥100克、鈣鎂磷100克、過磷酸鈣250克,結合回填土混合均勻。但要注意:投放肥料的順序,先放復合肥料混勻表土——投放鈣鎂磷、過磷酸鈣——混勻表土,然后將苗栽植其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根系直接與復合肥接觸,又可使根系直接接觸到鈣鎂磷和過磷酸鈣,有利于生根。栽植時要注意適當深栽,避免露出地徑基部。栽植后,整個回填土應略高于穴面成小丘形,或開排水溝,切勿積水、土埋,以免爛根。
2.2 采種及種子處理
種子一定要在5~15年以上的母樹上采選。一般在6~8月,當果實由綠轉黃白,種子呈棕褐色時,連果枝一并采下。采回的果枝放在通風處陰干,不能日曬,經2~3天,果殼開裂,種子自行脫出,最好及時播種育苗。否則要妥善貯藏,一般采用砂藏,以1分種子與3份濕砂混勻,于通風、低濕處貯藏,但不可超過7~10天。
2.3 播種育苗
播種宜條播或撒播。在苗床上,按行距15—20CM開淺溝播種,或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然后將種子輕壓入土。宜散播、淺播,然后覆蓋厚1CM的火燒土或細砂,以不見種子為度,畦面再蓋草,淋水保濕。若無天然蔭蔽,則應搭棚,保持50%—60%透光度。種子千粒重176.5G,每畝播種是5KG,約粒,可培育1.2萬—1.3萬株壯苗。
當幼苗長出2—3對真葉,苗高10CM時,于陰雨天或晴天下午將苗移至營養袋中,營養土配方為表土加少量河砂、牛糞、過磷酸鈣。
2.4 選地和整地
沉香的種子很難繁殖發芽,一般種植沉香樹需要苗圃優化培育后移植。
移植野生沉香樹苗的時間一般選在春季進行。而移植由苗圃優化培育后帶營養袋的幼苗則無需特定的季節也可進行,一般只需避開一年里最熱和最寒冷的部分日子就可以了。
沉香適應能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避風向陽的緩坡、丘陵,紅壤或山地黃壤均可栽植。植地有條件的可深翻,按株行距2m×3m挖穴,每畝種植約110株左右。為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畝產量,多采用行距1米×1米的密植方式,則每畝可種植600多棵。標準種植穴的規格大約為50cm×50cm×40cm,每穴施20kg基肥,覆土待植。快速省事的種植方法則采用打小穴約20cm×20cm×20cm(可放下營養袋泥球即可,無需落基肥)。進行簡單的快速種植,待苗木成活并生長穩定后再進行追肥。追肥則選用薄施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兌水施肥。
2.5 定植
栽植沉香樹與栽植普通果樹苗并沒有多大區別。由于幼苗側根較少,裸根苗栽植,則在起苗時,應盡量多帶宿土。植前應將幼苗下部的側枝及葉片剪去,只保留上部部分葉片,并將葉片剪去一半;修剪過長的主側根,蘸上黃泥漿有條件的添加鮮牛糞更好;營養袋育苗的宜撕裂塑料袋。栽植時苗要正、根舒展,分層填土、壓實、踩緊,淋足定根水,最后覆層松土。成活率可達95%。
由于栽植沉香生長期長,在幼齡期間,空隙較大,定植前3年可間作糧、油作物如薯類、豆類及短期藥材如金錢草、穿心蓮等;當行間較郁閉時,可間作較耐蔭的中藥材如益智、草蔻、高良姜等,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調節白木香生長環境,增加經濟收入。間作后根據不同間作對象,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技術,使沉香、間作物生長良好,收到以地養地、以短養長、以間種代替撫育的目的,一舉多得。
2.6 間作
人工栽植的白木香生長期長,在幼齡期間,空隙較大,定植前3年可間作糧、油作物如薯類、豆類及短期藥材如金線草、穿心蓮等;當行間較郁閉時,可間作較耐蔭的中藥材如巴戟天、益智、草蔻、高良姜等,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調節白木香生長環境,增加經濟收入。間作后根據不同間作對象,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技術,使白木香、間作物生長良好,收到以地養地、以短養長、以間種代替撫育的目的,一舉多得。
3 植后管理
3.1 苗圃期管理
沉香種子雖然發芽率低,但其發芽迅速,出土幼苗又不耐旱,出苗后要早晚淋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如無天然蔭蔽應搭棚遮蔭。每年5~8月,每月除草1次,防止雜草蓋住小苗。適當修剪分枝以促使主樹干生長。苗高10cm后,每2個月施稀糞尿水1次,以后隨苗木生長適當加大濃度。育苗10個月~1.5年。營養袋育苗高20cm以上即可出圃定植或發售。
3.2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初期需要注意干旱,視天氣情況及時淋水。幼齡期每1~2個月除草松土1次。每年施肥2~3次,旱季薄施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兌水施。雨季穴周開溝施有機肥摻過磷酸鈣,成齡樹開溝增施有機肥和綠肥。為利于主干挺直及人工結香,須修除莖干下部側枝、病弱和過密的枝條。缺苗的要及時補種。
3.2.2 成齡后的常規管理
3.2.2.1 松土除草
白木香栽后每年要進行松土除草,以5-6月伏旱前和8-9月秋末冬初進行。將清除的雜草鋪蓋根際周圍,逐年逐次翻埋入土,增加有機質。
3.2.2.2 施肥
如果長勢不是特別差,生長特別緩慢,白木香一般不需要特別施肥。利用除草除出來的雜草翻埋入土已經可以有效增加有機質供樹木生長。如果發現生長的確有問題,可適當的在2-3月間春梢萌動前,施入人畜糞尿水,以促進抽梢、發芽,加速生長就可以了。
3.2.2.3 修剪
白木香是以主干結香的樹種,所以要促進主干的生長,有利結香,一定要適時修剪。把下部的分枝、病蟲枝、過密枝,逐步剪去。
4 病蟲害管理
在幼苗時期(一般在苗圃時期)要留意幼苗枯萎病的發生,發病時容易導致幼苗枯萎死亡。老苗床、排水不良、種植密集易發病。
還有一種炭疽病危害葉片,初為褐色小點,后擴展呈圓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斑,有些病斑呈輪紋狀,嚴重時葉片脫落。陰雨潮濕、露水大時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如果發現有蔓延情形或大范圍發生則需進行處理。
發生上述病害時按一般的農業處理方法處理則可。
基于沉香本是野生樹木及其生長特性,一般很少會有蟲害。最有可能出現的蟲害為:卷葉蟲、天牛、金龜子等常見的害蟲。發現有零星的蟲害出現也無需特別管理,但如果出現大面積的蟲害則需要進行滅蟲。一般參照使用普通的農藥進行噴殺滅蟲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