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
楊冰(楊子),1970年出生。新疆工藝美術大師,新疆玉石雕刻大師,新疆楊子玉雕工作室創始人,但朋友們更喜歡叫他楊子,一如扎根在新疆戈壁上的白楊樹,在藝術天地間安然自在的默默生根、抽芽,忽然間就長成了參天大樹。楊子于1993年開始從事玉石雕刻工作。高中畢業后進入華西玉雕廠工作。在陶虎的指導和幫助下,打下深厚功底。從業二十多年,曾師從陶虎先生、賈建中先生,并有幸得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馬進貴先生的指導。2014 年,出生于芳草湖的楊子與芳草湖本地企業家合作在芳草湖開辦了水潤芳興玉雕廠。2015年楊子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他善于研究和把握原料的性質、外形、皮色等特點,以求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充分展現其作品的“巧”與“俏”,最大限度地提升作品的內涵與藝術價值。其作品風格多以寫實為主,在動物、器皿等題材上表現尤為突出,因設計新穎、獨特,工藝細膩,在行業評比中屢屢獲獎。
代表作品:
作品《觚》獲2008年北京“天工獎”最佳工藝獎。
作品《探索·創新》獲2009年北京“天工獎”最佳創意獎、2009年新疆“國石杯”最佳創意獎。
作品《輪回》獲2010年新疆“國石杯”最佳創意獎。
作品《春之俏》獲2011年新疆“國石杯”最佳創意獎。
作品《秋》獲得2011年新疆“國石杯”最佳創意獎。
作品《人生如歌》獲2012年新疆“國石杯”最佳創意獎。
作品《家和萬事興》獲2012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獲2012中國玉石雕刻“天工獎”最佳創意獎、獲2012年新疆“國石杯”銀獎。
作品《二月二》獲2013年“中華龍獎”最佳創意獎。
作品《傳承》獲2013年中國“中華龍獎”最佳創意獎。
1996年,楊子進入陶虎玉雕工作室,開始了長期的的爐瓶設計和制作學習,老師嚴謹的治玉理念,謙和的為人態度也深深的影響著他。談起在玉雕廠、陶虎大師處共四年多的學習收獲,楊子坦言,無法用一兩句話概括,“提高了我對和田玉的認識,也讓我打下了很扎實的玉雕理論和技藝基礎,受用終身”。1999年,楊子開始自己獨立創業, 2004年,在新疆玉界知名玉商的引薦下,他先后拜訪了揚州、蘇州、上海、北京等玉雕藝術前沿省市的數十位名家大師,眼界大開。正是這次游歷徹底改觀了楊子對玉雕藝術的認識,他認為時代在進步,玉雕作品也應跟隨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在玉雕藝術創作上,傳承固然重要,但要把玉雕技藝提升到極致,光靠單純的模仿是絕對不行的。在傳承的基礎上,我們需要注入作品符合時代特色的審美語言,從而擴展玉雕的表現空間,使作品極具現代美感,符合現代人的祈福需求和審美層次,表達現代人的個性需求,傳遞現代人的寄予和期望。而現在,市場的傳統題材太多,枯乏單一的模仿產品一抓一大把,長此以往會給消費者帶來審美疲勞。而一味發掘古文化,為了文化而文化,難免掉書袋。市場需要有新的東西出來,也需要玉雕創作者不因循守舊,敢于創新。物以稀為貴,有特色的作品才會引起藏家的興趣。雖然這條路很艱辛,但我會努力走下去。”
?
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玉雕人才培養的渴望,2014 年,出生于芳草湖的楊子與芳草湖本地企業家劉水合作在芳草湖開辦了水潤芳興玉雕廠,目的是為當地和周邊培養出一批有思想、有見地的玉雕人才,來引領和促進當地玉文化的傳承發展。“讓當地老百姓意識到和田玉不是遙不可及的,讓他們切實感受和田玉選材、設計、加工的全過程,在理解玉文化的基礎上理性認識、收藏和田玉。”楊子說。在楊子看來,和田玉是一種文化,是時尚的代名詞,了解和欣賞和田玉,不僅可以提升當地老百姓自身品質,還能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同時作為一種投資,有助于當地經濟文化全面發展。
在中國幾千年的玉雕傳承中,玉雕技藝可謂精益求精,不斷突破創新,已經蔚為大觀,但玉雕始終未能完全脫離一種“匠”的性質,這是值得我們當代玉雕家們思考的問題。玉雕不僅是一門技藝,它更是一門藝術。如果雕刻者本身沒有一定的藝術涵養,玉雕作品自然也不會出彩。和田玉是有文化內涵的,它需要的不僅是傳承,更是創新。楊子為了一件有新意的作品和作品的完美,往往沉浸其中,琢磨、思索、反復類比、苦心創意,進入創作狀態時,常常是仿佛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沒有時間概念,沒有饑渴困頓感覺,一做就是幾個乃至十幾個小時。正是這種長時間的歷練,他的意志品質,他的創作熱情,他的堅毅、忍耐的品格在不斷提升。每一次提升,都將他的才華磨練得更真實、將他的技藝和經驗磨練得更成熟老到。他深知,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楊子很喜歡旅游,尤其是自助游,經常帶著自己的團隊,騎著自行車,走進烏魯木齊周圍的群山里,去一些偏遠的地方。山里的牧民淳樸,生活悠閑,自有一份天然之美,與一般的農家村莊有所不同。當夕陽西下的時候,炊煙裊裊,山霧蒙蒙,富有詩意,而這樣的景象也勾起了對鄉土的懷念,創作的靈感有時就會在自由遐想中突然迸發。常年的游歷讓他的思路更加開闊,所雕刻的題材也更加多樣,并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因此他的每件作品都能體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于簡潔、明快中蘊含詩情畫意,體現出對任何生命都無限尊敬的自然情懷,讓觀者仿佛聞到大自然的氣息,草蟲經過他的再創作,流露出獨具匠心的韻味,讓人愛不釋手。
楊子說他喜歡縱情山水,放縱心情逍遙自然間,感悟生命的崇高;他喜歡挑戰,從不去要求作品原料的完美,在他看來,玉料本身的瑕疵才是需要體現工藝的地方,雕刻時要盡可能把白玉里的瑕疵用巧工去除,而把玉質本身美好的一面更多地保留。他希望用畫面,展示優美、和諧、平靜,引發人們的情感,這種優美感使人愉快輕松,心態平和。盡管他的玉雕作品表現的是最普通的生活場景,從中不難感受到制作者對玉石品性的熟識以及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與理解。作品中質樸、溫馨的畫面,富有寓意的趣味,對鄉土的思念和回歸自然的淳樸感覺,無不蘊涵其中,喚起了許多玉器收藏者的內心共鳴。他的每一件玉雕作品既是內心深處情感的表達,更是對精神世界的探索。每一件玉石作品都凝聚著雕刻者對玉石的理解,也是對雕刻者藝術涵養的最好詮釋。從平凡的玉雕中引起共鳴的情感、在獨特的玉雕里定義美感的概念。
大師作品賞析
貝殼
《琴語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