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桂明,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在上海玉雕界中被譽為“四大天王”之一和“羅漢三杰”之一,生于1962年,上海人。1976年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就讀,畢業后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工作,玉雕廠的經歷為他日后的藝術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上海玉雕廠的經歷,為他日后奠定的堅實的基礎。1988年,顏桂明離開玉雕廠到深圳成立工作室,主攻翡翠雕刻,并在該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0年后,他又重新回上海。受到上海玉器市場的氛圍,他轉而開始雕刻白玉, 也正因著這段長期專攻翡翠的經歷,他對于白玉的雕刻總是帶著謙遜與再出發學習的態度。為了提高技藝,他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了欣賞玉器、參觀玉展上,并廣泛涉獵其他藝術門類,從中吸收養分和創作靈感。經過多年努力,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并得到了業界的肯定。成為上海玉雕界鮮有的主攻白玉和翡翠的創作大師級人物。
對于翡翠玉白玉的不同,顏桂明有著自己的理解?!棒浯涞膬r值以料為主,非常重視顏色和色彩之間的協調度,也就是說翡翠要做出晶瑩剔透,表現富麗堂皇的華麗質感,而且必須要讓欣賞的人覺得看起來很舒服。也因為翡翠材料的昂貴與珠寶表現的特質,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精雕細琢、去暇存真,需要慢慢做,不能急,要雕得細,雕得靈空,這樣才能顯出它的特色,而白玉的表現就不同了,玉器要顯出白玉渾厚、圓潤的特質,而且玉器的文化意涵高,工藝的整體表現和玉質有時候是等量齊觀的,甚至,玉質不完美也無妨,好的工藝可以體現玉器的價值?!?/p>
對于玉雕創作,顏桂明主張平易近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玉雕一定要與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所雕刻的題材和內容要讓人一看就明白?!彼J為,傳統的題材已經非常豐富,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給玉雕師的創作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在此基礎上,玉雕師需要把傳統與現代融合在一起?!邦}材可以是傳統的,但可以用現代的手法去表現,而整個作品體現的還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玉雕與現實生活拉得越近,也就越有生命力?!?/p>
已有30多年玉雕生涯的顏桂明對琢玉的最深體會:“讀懂材料,與石頭對話,是最根本的琢玉之道?!彼挠竦褡髌芬詡鹘y人物創作為主脈,兼有花鳥、山水作品。他的人物創作風格源于傳統.又有創新,而他的仿古玉雕在保有清代人物玉雕造型之外,融入了精細、精美的現代表現手法,使作品在保留了原有韻味基礎上,更顯其藝術效果。而他的仿古玉雕則忠實地繼承了清代玉雕山石、人物、松柏的表現手法,古韻悠長。
顏桂明也許不是他同輩的玉雕技師中技藝最高超的一個,但他卻是最可能”名垂青史“的一個,他的高超技藝,施展在一塊塊最頂級的翡翠上,百年之后,它的歸宿大抵會在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博物館。當后輩膜拜造物主神奇造化的同時,也會驚嘆這位玉雕大師的超凡技藝。
2004年,翡翠《童子拜觀音》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2004年,翡翠《文殊菩薩》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銅獎。
2005年,翡翠《春夏秋冬》插牌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2006年,翡翠《菩提佛祖》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6年,翡翠《五子獻壽》、《如意自在觀音》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2007年《祥云如意自在觀音》獲得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耄耋富貴》獲得首屆玉雕“神工獎”金獎。
2008年《事事如意》獲得“百花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