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展
清水江屬長江流域的沅江水系,是貴州省境內的主要河流之一。清水江發源于黔南都勻與貴定兩縣(市)交界處的“斗蓬山”,流經都勻、丹寨、麻江、凱里、黃平、施秉、臺江、劍河、錦屏、天柱、湖南懷化市的會同、芷江、洪江等十三個縣(市、區),主干河流全長576公里。納重安江、瀘洞河、巴拉河、南哨河、亮江、八卦河、鑒江、朗江、舞陽河等50多條大小支流匯入湖南沅江,經湖北融入滔滔長江,流域面積多平方公里。就“奇石”而言,整個清水江流域,只有天柱境內出產的“奇石”最為珍貴,一般所說的“清水江奇石”主要指的就是產于天柱境內的“清水江奇石”。
有資料考證,清水江始于一億七千多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其間,兩岸的山巖經過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的沖刷,又歷經新生代第四紀的洗禮,將太古代和元古代形成的灰巖、泥質灰巖、白云巖、泥云巖、硅質頁巖、砂頁巖、變質粉砂巖、多種顏色的條紋狀砂質絹云母板巖、硅質板巖、凝灰質板巖、粉砂質板巖等各種原巖,由整沖散、由大沖小、由棱沖圓、由糙沖滑、由隱沖顯。從高山沖入河谷,由上游卷入下游。那時的清水江水流洶涌澎湃、勢不可擋,將各種不同的原巖逐漸沖成千奇百怪和五彩紛呈的石頭。
“清水江奇石”的石質以硅質巖為主,硬度多在六一一七摩氏度。其種類繁多,隨分類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從“體量”上看,主要有:巨型園林石、廳室陳列石、桌幾觀賞石、健身把玩石等四大類;從“形態”上看,主要有:具象石、抽象石、意象石等三大類;從“質、色、紋”上看,主要有:陶瓷石(包括古陶瓷石、彩陶瓷石等)、黃石(包括鐵黃石、黃銅石和黃蠟石等)、綠石(也叫青石,如:貴州青、綠豆石、玉帶石綠豆石等)、紋理石(包括指甲花紋石、千層紋理石、金紋石和木紋石等),圖像石(包括山水、人物和花鳥等)、晶體石(包括各種礦物晶體,如:水晶、辰砂、石英、螢石、重晶石等)、蜂窩石、石骨石、草花石、文字石等十大類。每一大類又可細分為若干種。總之,“清水江奇石”體量大小不等,其大者可重達若干噸,小的僅有數十克,造型千差萬別,石膚光滑圓潤,水洗度、光澤度和玉化程度都很高,紋理復雜多變,畫面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紛繁。有高山流水的瀑布,有歡暢流淌的小溪,有變幻莫測的云霧蒼穹,有漫無邊際的大草原,有鳥語花香的原生態。山水景觀石惟妙惟肖,飛禽走獸石栩栩如生,人物故事石寓意深邃,中外文字石遒勁有力,等等。仿佛宇宙百事、天地萬物皆蘊涵或凝聚于“形、質、色、紋、怪、奇、美、韻”的有機統一體中。無不令人拍案叫絕,驚嘆不已。真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
“清水江奇石”已參加過“中國奇石王爭霸擂臺賽總決賽暨首屆南寧國際奇石博覽會”、“中國·安順黃果樹瀑布節奇石博覽會”、“第四屆柳州國際奇石節”、“2007走進奧運選送貴州觀賞石精品展覽會”和“中國觀賞石博覽會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等大型展出活動,并獲得多種獎項。其中,縣奇石協會副會長楊昭敏收藏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獲 得“中國觀賞石博覽會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銅獎” (貴州共選送28件作品參展,獲3金、7銀、12銅)。近年來,“清水江奇石”深受石玩者和收藏者的鐘愛。湖南、廣西、貴陽等省市常有人專程采集,南京、上海、云南、四川、香港、臺灣人慕名收藏,韓國、日本等石友也特意前來觀賞和考察,外地到天柱尋覓奇石者多達數百上千人次。
隨著“三板溪電站”、“白市電站”、“托口電站”建成蓄水,清水江將成為巨大的湖泊,“清水江奇石”已不復存在。現存的“清水江奇石”不管等級的高低、價值的大小、品位的優劣都將統統成為永遠的絕版,其珍貴價值可想而知。因此,天柱人已逐漸把“清水江奇石”當成珍貴的藝術觀賞品收藏。沿江的許多農家戶已收集了數十、數百上千枚奇石。據不完全統計,已藏有科學考察價值、藝術欣賞價值、收藏紀念價值、經濟交流價值的奇石多達十萬枚,其中精品石上萬枚。由此“天柱縣奇石協會”和“清水江奇石館”相繼成立,奇石愛好者日益增多,現全縣已有奇石“館、店、園”十余家。
目前,整個清水江流域奇石的發現、收集、整理、展示、交流活動已逐漸蔚然成風。我們堅信,用不了多久,“清水江奇石”必將會發揮其應有的文化效應、觀賞效應、經濟效應和品牌效應。通過藏石、賞石、交流活動,將盡情展示清水江奇石文化的豐富底蘊,大力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