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園,是蘇州古典園林,始建于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后改為“留園”。以園內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名園。
而留園里除了造型精致充滿古典東風神韻的建筑,那便是那“奇形怪狀”的那些石頭了。
為什么蘇州園林里用這么多太湖石?古人把石頭叫做云根。尤其太湖石,它的形狀、色質和云彩特別像,所以人們多用云來命名太湖石。留園中,最為有名的太湖石就是冠云峰,為了烘托冠云峰的主景,還在它的兩旁立了兩塊太湖石作為陪襯,分別叫做瑞云峰和岫云峰。這也就是俗稱的“留園三峰“。
冠云峰是留園三絕之一,高6.5米,玲瓏剔透,它的特點是瘦、漏、透、皺,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的極品。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系江南園林中最高大的一塊湖石。峰石之前為浣云沼,周圍建有冠云樓、冠云亭、冠云臺、佇云庵等.均為賞石之所。
太湖石有的盤拗秀出,有的端嚴挺立,太湖石置于園林中,猶如三山五岳,百洞千壑;遠近風物,咫尺千里。隱隱然有移天縮地之意,幽幽然得山水之真諦。 留園里的太湖石時而與芭蕉為伴,時而與綠水相映,時而藏于小院一角,時而又落落大方地站在路邊。多少年來,石頭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一種冰涼而沒有生命的感覺,而在留園中,一尊尊的太湖石在綠樹藤蔓的掩映下,仿佛都有了生命,它們像是一個大家族中的成員,正翩翩起舞于園中各處,仿佛就要從草木叢中走出來與人共舞。 秀水給人以靈氣,而山石則給人一種勇氣。尤其是經受了幾千年歲月風浪揉搓的太湖石,它優美、端莊、玲瓏、剔透,它剛中帶柔,流動的曲線讓人想起水的波紋,但又柔中見剛,筆立似的身軀令人想起不可侵犯的勇士。園中的湖石還動中有靜、靜中見動,站在一峰峰湖石前,你能聽到遠古歲月蒼涼的歌謠,聽到太湖風浪拍擊的濤聲,這是幾千年幾萬年才鑄就的雕塑! 太湖石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智者或可從中領悟哲理,仁者或可取其俏皮與幽默。
世間的美女不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樣,四大美女,各領風騷。留園的太湖石也各具特色,各有其風姿和魅力。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巖遭到長時間侵蝕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水波蕩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色的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布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