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寫過一首流傳千年的著名禪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后世很多人便以為世界上不存在什么菩提樹,其實是誤解了慧能大師“四大皆空自證菩提”的喻意。
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菩提樹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菩提樹不僅真實的存在,而且還是佛教發(fā)源地印度的國樹。在印度,無論是佛教、印度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圣之樹,絕對是國寶級待遇。
菩提樹(學(xué)名: L.),本名畢缽羅樹,是一種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分布于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泰國等地。幼時通常附生于其他樹上,長成后可高達(dá)15-25米,絕對真實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菩提樹的得名源于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了卻塵世三千煩惱從而領(lǐng)悟無上智慧”,而后以菩提命名此樹,菩提即是頓悟的意思,仿佛如夢初醒、豁然開朗。從那以后,佛教信徒們便開始形成了繞樹焚香禮拜的習(xí)俗。
上圖為弘法寺方丈印順菩提樹下悟道
現(xiàn)在很多人質(zhì)疑菩提樹的存在,除了受“菩提本無樹”偈語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菩提”一詞本身已經(jīng)演變成一個廣義的概念。就拿文玩圈里非常熱門的菩提子來說,菩提子并非特指菩提樹的果實或者種子,而是一種通稱,泛指幾百上千種可以制作佛珠手串的植物籽核。其中最著名的有金剛菩提子、星月菩提子、鳳眼菩提子等等,如果追根溯源,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菩提子的母樹都不是菩提樹。
泰國奇景:菩提樹里的佛像
菩提的概念雖然已經(jīng)廣義虛化,但卻更符合超然物外的禪意。我們不必去尋找菩提樹是哪棵樹,也不必去深究手里盤的菩提子是哪棵樹的種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明心見性,超凡脫俗,對菩提的感悟,其實是人們追隨內(nèi)心的一種自我修行,與外物無關(guān)。這才是“菩提本無樹”的真正喻意。